您好,欢迎访问广州市英侨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网站!

聊聊吴亦凡的原生家庭

2021-07-27 0



今天,我们来聊聊李嘉恒。


这是吴亦凡的曾用名。


22日,北京警方通报了吴亦凡、都美竹事件的调查情况,真相让人颇感意外,但一些原本存在的疑点也有了警方结论,比如:


吴亦凡方面确实以选MV女主的名义将都美竹约到家中,10余人聚会,手机被收起来统一保管;


聚会有喝酒,都美竹酒后留宿,两人发生了性关系。


从前些年的林西娅、小G娜,到现在的都美竹,吴亦凡在内娱走红以来,所涉及的“黑料”,几乎全部与和年轻女孩的两性关系有关。

内娱有这样“花边”的男明星,还真不太多见。
  
明星也好,大咖也好,无名氏也好,一个人现在的样子,是他过去经历的每一个瞬间塑造成的。
 
所以我们非常好奇,吴亦凡的心理成长之路到底是怎样的?他从什么样的原生家庭里长大?经历过怎样的两性教育或亲密关系示范?
 
我们试着在网上检索传统媒体对吴亦凡的深度报道,发现多数“宣发”味道明显,仅有《人物》杂志2016年的《吴亦凡·回家》(记者季艺、顾玥)一文(点击可读),呈现了他成长中的较多细节。
 
报道大概有25000字,看完全文,有两个与原生家庭有关的点,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。
 
第一,“父亲”在吴亦凡的生命中,几乎一直是缺失的。
  
几个月大时,吴亦凡就被姥姥姥爷抱到老家甘肃白银带大。
 
然而,他和老人培养起很深的感情后,又在小学一二年级时跟着母亲到广州念小学。
 
10岁那年,他的生活又发生了更加彻底的变化:父母离异,母亲为了给他更好的教育,一个人带着他从广州前往温哥华。
 
而正是在加拿大的这段时间,单亲家庭对吴亦凡性格上的影响逐渐形成。
  
因为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人,所以母亲会有意无意地期待他展现出一个男人的模样。
 
比如,吴亦凡母亲有一天忽然发现儿子比自己高了,家里再遇到一些事时,她便会下意识地说:这个事是应该你们男人做的。接着,吴亦凡就不吭声地去做了。

那年,他13岁。
  
父亲的缺失,对一个男孩的成长肯定存在着深刻影响。

尽管在《人物》的采访中,吴亦凡没有谈到过自己的父亲,但他表示,自己和年长的父辈男士合作会有花火:
 
确实有一点点。在很小的时候,我就会觉得特别希望有一个这样的人来教导我,来给我一些安全感。
 
第二,吴亦凡的母亲,对他有着压迫性的付出和很强的控制欲。

离异那年,母亲决定让吴亦凡跟随自己的姓氏,同时“把所有生活奉献给他”。

这包括为了让他享受更好的教育,一个人带他从广州来到温哥华,开始了需要背井离乡近10年才能获得身份的移民路;

花3年往返国内最终关掉曾经拥有的企业,彻底成为再无收入的家庭主妇;

其代价还有为避免儿子产生这不再是自己家的感觉,保证自己的注意力全在他身上,在他18岁上大学之前,她要求自己绝不允许第二个男人出现在这个家中,她担心任何不可控的因素影响儿子的成长。


在接受《人物》记者采访的2个小时里,“稳定”这个词7次从她嘴里脱口而出。

要知道,“稳定”的达成,常常就是通过“控制”的手段。

刚到加拿大时,吴亦凡面临英语入学考试,因为听说别人家的孩子两三年都无法通过,吴妈妈陷入习惯性焦虑:

“我就不间断地说,你背英语单词啊,要不然你过不了,然后怎么怎么样……就老是嘟囔人家,你不过怎么怎么样……他没有考试之前我就一直折磨他……这一年我就在折磨他。”


10岁的吴亦凡对此什么反应呢?他没有说一句话。

15岁时,吴亦凡跟随母亲回广州呆了一年。那时,篮球成了他第一次与外部世界接通的媒介,“他第一次感受到自我释放,找到小伙伴,自然而然地找到与人沟通的方式”,甚至想把进NBA当做人生梦想。
 
可是,吴妈妈是怎么做的呢?她硬把他带回了温哥华,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。在加拿大期间,她对儿子的生活管理到无微不至的地步:
 
很长一段时间,吴亦凡跟什么人接触,她都会亲自去问,如果发现这个人有点问题,她要想出办法阻挠。

有一次,看到吴亦凡没有按时休息,在电脑前玩游戏,她没说一句话,走过去“啪”地就把电脑关了。

吴亦凡的反应,依然是不吵也不闹,不说话。

缺失的父亲加控制型母亲,这就是吴亦凡原生家庭的简单概括,也是单亲家庭中最常见的模式。

这种模式的形成并不奇怪。

大部分母亲在亲密关系受挫后,会自然而然把所有的情感寄托放在孩子身上,表现出很强的控制欲。

为什么?因为男人抓不住,孩子好控制啊。
 
于是,孩子和母亲就出现了一种过度纠缠的关系模式——

母亲具有很强的牺牲感和付出感,孩子会为此十分自责;
孩子的感受、行为、决定不再是自己的,自我意志被压制,成为母亲的附属品。
 
武志红老师就曾经提出:

“父母对孩子的爱指向分离。最初,所有孩子都恋母,最初与母亲犹如共同体,而逐渐地,孩子需要完成与妈妈的分离。这个分离过程,需要妈妈允许,还需要父亲强有力的介入。”
 
显然父亲的缺席,让吴亦凡和妈妈一直没有完成分离,尽管他有过分离的努力——

《人物》杂志的报道中提到,“吴亦凡从没有想过要当明星”。韩国SM娱乐公司到温哥华招练习生,他陪同学去的,听到“包吃包住”这四个字,去韩国当明星的念头才在脑海里闪现——

“等于说能自己活了嘛……我想要自己承担自己的人生的感觉太强大了。”

然而,从吴亦凡出道后母亲为他做了大量经纪工作、亲自给都美竹转账等细节看,这种分离依然是很不彻底的。

通常,如果一直陷在共生关系里,为了满足母亲的需求,孩子只能压抑自己的需求,自我意志可能会被无形中“杀”死,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会。

所以,似乎没法确定,“从没想过当明星”的吴亦凡,如何看待他现在的工作?他对自己的艺人身份,到底有多少发自内心的认同?
 
单亲家庭中,控制型的母亲和缺失的父亲共同塑造着孩子的人格。
 
心理学家海因茨·科胡特曾提出“自体感”的概念:孩子要成长发育的话,某些需求必须得到满足。其中一步,就是孩子在成长发育过程中必须要“理想化”自己的父母。孩子只有通过仰视及钦佩周围他觉得强有力的成年人,才能内化一种力量感,学着在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上找到自己的道路。
 

而单亲家庭中父亲的缺失、母亲的脆弱,让孩子没办法从父母那儿获得足够的支持,内化父母的强,甚至不得不小小年纪扮演起“父亲”的角色,照料好母亲。


当一个孩子担负起了超出年龄的责任,该当孩子的时候不像个孩子,就会出现一种脆弱的自恋:一方面觉得我很厉害,另一方面心里又充满不安。


试着想想,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进入亲密关系中会怎么样?他会既感到强烈的需要,又感到极度的害怕,所以很可能会格外追求控制,好确保自恋的需求可以得到满足。
 
所以,为什么吴亦凡喜欢找小自己十几岁的年轻女性?

也许,图年轻的肉体只是表象,他看中的更多是年轻肉体上的低龄大脑,低龄大脑等同于幼稚,等于单纯,等于捕捉概率高,等于听话,等于“麻烦少”——等于好控制。
 
当他以自己绝对的年龄阅历、社会地位、财富优势,在一个个涉世未深的女孩面前自信满满,通过文字、画大饼诱惑,玩弄,操控对方。

于是,童年时期被母亲压抑的需求就到了释放,脆弱的自恋也得到了维护。

《人物》杂志的报道里,给我们留下最深印象的,是这样一件事:

拍摄《致青春2》的高潮段落时吴亦凡饰演的富二代要在和女友冲突后无助地哭泣。

导演周拓如希望,吴亦凡能用一种没有技巧的方法出演。

我没有跟他要求是怎么样去哭」,他记得,他想看他真实反应,但他私下也想过一百种可能,咆哮着哭?挣扎的哭?……

让他意外的是,吴亦凡最终用的是一种孩子一般的哭这样一个帅帅的大男生,高高大大的……居然像一个孩子般地哭了起来。

周拓如说,他记得在他喊「卡」很久之后,现场都是静默的。


人格深处、潜意识里的一些秘密,或许,就在这哭声里了。
 

 - END -